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简爱 >> 简爱小说 >> 正文 >> 正文

板泉中小新教育书香阅读

来源:简爱 时间:2022/8/30

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工作责任。尤其是教师,更要通过阅读汲取新知、升华自己、增长才干。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年春,我有幸成为一名新教育种子教师,从一粒种子到一树硕果,可能需要多年的雨露灌溉,但是,我相信,紧跟新教育,种子必将在春天探出新绿,在秋天满树结果。

朱雪晴老师说“书,是甜的”,这让我想起书中的各种精彩和美好。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阅读文学名著,就是在和文学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种种读书的名句、典故举不胜举。在这个全民抗疫的假期里,阅读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春风拂面的清晨,听着潺潺的溪水、鸟儿的欢唱,我漫步河堤,用心品味书的清香,那沁入心田的清新与河两岸的花草融为一体,不禁让人陶醉其中。午后,暖阳雅乐相伴,一壶清茶或是一杯柠檬蜂蜜水,然后找出一本经典诵读细细品读,句句精粹发人深省,不禁让我感叹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阅读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枕边、沙发旁、书房或是办公室,书与我形影不离,是我永远的好朋友。在临睡前、在周末、在旅途中总有一卷书与我相伴。阅读可以让时空变的宁静,让心灵变的纯洁,阅读可以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它是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警钟,它是因失败而情绪失落时的慰藉,它也是给予我前进力量的扶梯……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回顾个人阅读经历,如年少时的启蒙、青年期的狂热、成年后的沉淀。

一、年少时的启蒙

也许是儿时一段被迫弃学的经历,让我对书本格外的珍视。五岁时的初夏,因为农忙,我的学前班被母亲按下了暂停键。也许她觉得学前班不重要吧,可是那一个月对我而言,像过了一个世纪……看着别的小朋友上学,我说不出有多羡慕……尤其嫉妒我哥哥!为什么他可以上学?还总会抱着书傻笑。我怀念学校的生活,所以每天都抱着书包,图画书翻了一遍又一遍。也就在那时,我磕磕绊绊地读了最流行的电影画本:《铁道游击队》《鸡毛信》《小兵张嘎》《王二小》。

当我重返学校的时候,书桌全部铺上了天蓝色的桌布,座位已重新排列,只有最后一排有一个空座,但同桌是一个身上散发着臭气的邋遢男生……

也许是因为那段经历,也许是亲眼目睹了父母的辛苦,使我从小对书就有一种难舍的情怀,每次发新书我都会把它包起来,学过的书本就保存起来。但是很可惜,在一次搬家中,不得已丢弃了。父亲读到初中就辍学了,记得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读书,以后当个好老师”。那时,热爱运动的我,对待学习同样有一种在赛道上不服输的冲劲儿,也有点逃避农忙劳动的小心思,读书学习成了我最大的乐趣。长大后才明白: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当教师,可以帮助更多人改变命运。尤其是农村人家的孩子,读书是通向成功最好的捷径。

二、青年的狂热

转眼间小学毕业,我到镇上读了初中。从家到镇上大约20里路,求学的路上风雨无阻。我喜欢学校一间不算大的图书室,每周五可以借阅一次。琼瑶的言情小说《烟雨蒙蒙》《窗外》《一帘幽梦》《庭院深深》……风靡一时,读后会让人有些多愁善感。有一次我鼓起勇气向温柔的语文老师借了一本《简爱》看了起来,原来那里面的故事如此丰富多彩,从此我便爱上了中外名著。

如果周末不回家,我就去镇上的新华书店,那里简直是书的海洋。让我这个农村娃第一次开阔了眼界。书店里的书目分类齐全,有文学类,医学类,工学类,文献类。来到文学类展区,我看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文学著作,《红与黑》《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子夜》《家》《雷雨》《名人传》……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经常会在那里看上一整天。平时省下一点吃饭钱,一个月攒下十几块钱,够买好几本书的啦。后来,读过《平凡的世界》《呐喊》《围城》及巴金的三部曲等中外名著。记得当时学校门口就会有好几份卖盗版书的,而且价格都比较便宜。盗版书十钱三本,新华书店里的正版书籍动辄就是十元二十元一本,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根本无力购买。于是那些质量不算好的盗版书成了我的购选目标。

上了大学,我来到了离家更远的一个城市。也许是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市图书馆就在我们学校的附近。那里可以办阅读卡,于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就办了阅读卡,从那天起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市里的图书馆还是有一点规模的,里面的藏书也很多。在图书馆里不仅可以看书,而且可以读报读杂志……

三、成年后的沉淀

参加工作以后,空闲时间没有上学时那么宽松了,特别是婚后的诸多琐事,但这丝毫没有减少我对书籍的热爱。我总会忙里偷闲,与书来一次亲密接触。

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每晚我都坚持给他读绘本,从影响世界的科幻经典之作《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到风靡全球的迪士尼经典《小鹿斑比》、在法国德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列那狐的故事》、意大利儿童读物中最杰出的书《木偶奇遇记》……书中特别配套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插图,再现了故事中的场景,图文并茂,让孩子觉得阅读充满趣味,从而爱读会读。从孩子还不会说话到他可以背诵整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章节时,我知道阅读正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孩子的倾听力、专注力已慢慢形成。

读孩子的书,可以让我和孩子变得清澈。走近童话,让我遇见内心那个最纯真的小孩;走近故事,让我经历过往最神奇的传奇。在与安妮的对话中,我变得充满想象力;在与鲁滨逊一起漂流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勇敢坚毅。在与孩子一起读书的过程中,看他慢慢长大,与他一起品味美好;在每一段分享阅读的日子,似乎都可以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说到教育,让我感叹犹太人的教育。犹太人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之一,原因少不了犹太人爱书,懂得知识的重要!犹太小孩刚懂事时,母亲会在书上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是甜的。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犹太人一直保持自己的优秀,他们鼓励自己的孩子自主思考问题,训练逻辑思维。甚至在犹太人死后,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这种做法有一种象征的意义: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阅读,改变着我的生活观念。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接触到的碎片化信息也来越多,信息越多也就难免存在真伪优劣,所以我会谨慎选择电子书、有声阅读等方式进行碎片化阅读。《轻断食》讲述了麦克尔·莫斯利医生的一次减肥研究“断食是健康瘦身的秘密”,将他引向断食中寻求答案。他走访最前沿的科学家,扎进断食的古老宗教,并大胆用自己做实验,将保守了数千年的断食经验与当代科学相结合,终于发明了针对现代人全新的健康减肥方法:轻断食。《断舍离》让生活变得井然有序,将“不持有”对物质的占有欲限制到最小,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充实、纯净和心灵的自由。简朴生活,摆脱物欲的缠绕,不因为一味追逐物质的丰富与物质文明的发达而忽视了人的心灵需要”。

阅读经历是时间淬炼的经典,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生的底色。当我惊叹于《三国演义》的运筹帷幄,感慨于《飘》的世事变迁,沉醉于《边城》的小美好……春天来了,看到桃花盛开,想到的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遇到爱情,想到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遇到美景,想到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经典古诗词,带给我的不单单是聆听韵律的美,更是一种对美的体会和享受。沉浸于《中国唐诗宋词鉴赏》中的大世界,会觉得历史向我们迎面走来,我们不过是时空长河中的一粒微尘。唯有珍惜,还有加倍努力阅读,才能不枉经过,留下一束光。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的图书浩如烟海,我们该怎么读?读不进去又该怎么办?其实读书的核心不在于读了多少,关键是要有所得。哪怕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只要反复读,每一遍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能够不断发掘出新的见解,并将其内化于心。阅读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通过阅读来充电;借助书籍,构建认知框架,丰富学识涵养,充盈精神世界,让心灵得到升华。使阅读成为“悦”读、成为习惯,催生更高的精神追求,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keweite.com/jaxs/10980.html